说奇瑞为瑞虎8殚精竭虑,且寄予厚望并不为过。
年,奇瑞T1X平台具备了量产能力,在迅速上马瑞虎7的同时,奇瑞确立了T1X平台作为"瑞虎"SUV系列的专属制造平台身份。
年6月,瑞虎8上市,奇瑞采取的市场策略是"错级竞争",瑞虎8以中型SUV的身份,直面与哈弗H6、长安CS75的竞争。
忽上忽下瑞虎8
几经沉浮,于年底,瑞虎8取得月销2.2万辆的销量成绩。凭此,尽管和竞品之间还有不小差距,但也算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灵光乍现之后,瑞虎8迅速回落,进入年以来,月销量再也没有突破1.5万辆,最近的5月、6月,仅仅在1万辆左右徘徊。
较之高峰时期的水准,完全打了个对折。
作为目前仍是瑞虎家族中最大尺寸的SUV车型,奇瑞汽车的销量担当,奇瑞对瑞虎8的打造着实花了大力气。
但瑞虎8"忽高忽低"的销量数据,"阴晴不定"的市场表现,以及整体趋势向下,逐渐乏力的现状,还是说明了瑞虎8的确存在"硬伤"的事实。
都上市三年了,瑞虎8的"硬伤"也无需过分解读,奇瑞的问题始终存在。
奇瑞仍然没有超脱"大而化之"处理产品的风格,一直以"车界华为"自诩的奇瑞汽车,离真正的"造车大厂"尚有一段距离,瑞虎8的品控问题就是最好的佐证。
冲高失败之后,奇瑞大肆扩张产品线,奇瑞对产品的细节化处理更难达到市场要求,瑞虎8因此形成"大件尚可,小毛病不断"的风格;
加之,奇瑞庞杂的售后服务体系,同样拉低了瑞虎8的产品分量。实事求是讲,因为这几年,奇瑞流年不利,利润逐年下降,造成整个奇瑞售后体系的薪酬在圈内属于中下水准,大量学徒工占据重要工位,对待检的问题车辆,很难从技术上实现"药到病除",很多时候,都是越修问题越多。
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看看哈弗H6、长安CS75PLUS、比亚迪宋PLUS的综合产品表现,对于瑞虎8不甚良好的现状也就有了一个基本的答案。
鲲鹏DHT难救市
奇瑞显然心知肚明,到了必须为瑞虎8叠加产品力的时候了,否则,一旦瑞虎8失势,将是奇瑞难以承受的伤痛。
7月中型,瑞虎8鲲鹏版上市。
为此,奇瑞在青岛银沙举办了瑞虎8三周年粉丝盛典和新车发布会。瑞虎8鲲鹏版共计6款车型,搭载1.6T和2.0T发动机,均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由此,瑞虎8鲲鹏版也成为奇瑞旗下首搭鲲鹏混合动力2.0TGDI发动机的车型。
尽管如此,奇瑞还是经过了审时度势的心路历程,瑞虎8鲲鹏版的售价区间确定在12.19—14.49万元,加之新车上市即优惠1万元的销售策略,讲真,瑞虎8鲲鹏版还真是不贵。
既然新款瑞虎8坚守了"价廉"的底线,那么是否"物美",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即便在中国品牌范畴内,奇瑞这两个字的力量,其实离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等都已经有些距离了。
瑞虎8鲲鹏版当然是建立在鲲鹏DHT混合动力架构下的产物。
从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奇瑞鲲鹏DHT亮相以来,颇有些一鸣惊人的意思。其一直被"世界首创、全球领先、行业顶尖"的光环所笼罩。
事实上,在丰田THS、本田i-MMD、比亚迪DM、长城DHT、吉利CHS2.0等一众各具特色的,各有所长的混动技术之后,鲲鹏DHT既要规避专利壁垒,也要体现高人一筹的技术特征,更要追求完美工况表现。
鲲鹏DHT在极小的技术空间内,辗转腾挪,希望创造奇迹,着实不易。
好在奇瑞成了。
鲲鹏DHT几乎是全球唯一采用"双电机驱动"匹配多档位的混合动力结构。可实现9种工作模式,11个档位组合,满足全球驾驶需求。
这么一套"完美"的混动解决方案,首搭于瑞虎8,不仅促成了款瑞虎8全面焕新,更确立瑞虎8鲲鹏版"物美价廉"的产品特质。
自残模式开启
从全域架构下,混合动力技术历时4年全情投入的研发,到鲲鹏DHT的"完美"呈现;从瑞虎8以销量旗手的身份与鲲鹏DHT率先匹配,到坚守15万元以内的产品定位,瑞虎8鲲鹏版离成功真的很近了。
在瑞虎8鲲鹏版上市之际,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贾亚权公开表示:以奇瑞的"拳头产品"瑞虎8鲲鹏版为核心,大力推行"大单品"策略,同时也要基于瑞虎8鲲鹏版,坚持向"用户型"企业转型。
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因为鲲鹏版的加持,奇瑞寄予瑞虎8系列的希望是:重回主流阵营,月销量突破2万辆。
看起来,瑞虎8鲲鹏版的"势"是起来了。
但盛况之下,难掩隐忧。或许,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瑞虎8鲲鹏版,最终因为"行百里半九十"而折戟沉沙。因为,最后距离的艰难,正是奇瑞的"顽疾"所致。
我们先看瑞虎8鲲鹏版的"新伤"。
瑞虎8鲲鹏版在动力增配2.0T车型的同时,却减配了,而且减掉的更多还是以至关重要的安全配置为主。
这让用户在选择时,内心不免产生膈应。
奇瑞为什么这么做?
大致基于两点原因:
其一、瑞虎8鲲鹏版的制造成本肯定高于传统燃油版,但奇瑞很难在价格上寻找突破口。于是,只能通过配置上的"此消彼长",来冲抵成本的增加;
其二、"大单品"策略之下,按照计划,今年下半年,奇瑞将推出瑞虎8鲲鹏PLUS版,把配置空间留给PLUS,既能够体现PLUS车型的特性,也能够在成本上得到控制。
基于上述,委曲求全的当然只能是先发的瑞虎8鲲鹏版。奇瑞,"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思路,仍然在左右着新品的开发,"严重内卷"依然在为奇瑞成功的几率减分。
那么瑞虎8鲲鹏版的"旧疼"又是如何被"诱发"的呢?
正如前文所述,鲲鹏DHT最大的不完美就是因为它的完美。
瑞虎8鲲鹏版首发之时,奇瑞多次强调新车较之竞品,零百加速的"高调",百公里油耗的"低调"。
但,这些细微的差异在实际用车过程中,其实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意义。与之同时,鲲鹏DHT复杂的结构叠加在瑞虎8本来就不严谨的"品控"问题上,形成雪上加霜。
任何一个准用户都有理由怀疑,千万不要之前瑞虎8小毛病不断的情况下,未经市场真正检验的鲲鹏DHT又添新问题。
所谓,"新伤旧疼"一起袭来,那就真的是闹心了。
写在最后
年上半年,奇瑞汽车累计销量为23.6万辆。按此推断,大概率年其总销量会在50万辆左右。
但这50万辆的任务,是由奇瑞44个车系,款车型共同完成的。相反,长城汽车以23个车系,款车型;长安汽车以38个车系,款车型,二者均创下了百万年销的业绩。
奇瑞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仅凭瑞虎8鲲鹏版救不了奇瑞。说"技术奇瑞"的同时,总免不了被提及"廉价奇瑞"、"粗放奇瑞"的痛点。
瑞虎8鲲鹏版告诉我们——杀死奇瑞的,永远是另一款奇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