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打造的名爵HS,跟大众集团打造的斯柯达柯珞克有的比吗?其实单单是看中外两个汽车集团与两个汽车品牌的对比,相信绝大部分都还是会觉得自主车,毕竟没有到合资车的水平上。即便是处在“大众鄙视链”最底层的捷克汽车制造商斯柯达,都可以在上汽名爵面前占到明显的品牌性优势。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上汽大众斯柯达在中国不但没有“瘦死”,而且还在不断推陈出新呢,单以柯珞克这台车为例,其去年就在一波六连涨之后,于12月创造了入华两年来的单月销量新高。
从柯珞克配置聊起,先来上一堂知识课
在当下的一些量产汽车产品中,有一个被重新提到的系统概念,它就是CAN-BUS电子智能管家,这个同样存在于斯柯达柯珞克当中的系统。其实很早以前开始就普遍存在于量产车,包括比亚迪G3、奇瑞A5等老国产车都已经有了。
这个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从德国起源的系统,其实可以被称为“车联局域网”,它其实就是行车电脑中的一套诊断软件,通过计算机与传感器对车辆的动力系统、被动安全系统等进行协调组织,并让各项车载系统达到协作平衡。
在一堂汽车知识课之后,我们再来看柯珞克所标配的车载功能配置。
安全系统方面,除了包括车身稳定控制在内的被动安全三大件外,现在还特别加入了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它能够通过车载传感器对驾驶人的注意力进行判断,并让长途驾驶中的驾驶人保持专注度以保证行车安全。
这里没有标配的倒车影像系统,但是通过后驻车雷达,其实绝大部分驾驶人已经能够完成安全的泊车入库。只不过比起直观的影像协作来说,这样的雷达距离预警会让倒车变得慢一些,但仍旧是可以足够安全的。
别看这台紧凑型SUV其售价就比缤智这台小车贵了几千块,可是中控台上也已经有了9.0英寸的触控液晶屏,而它还将会把当下的“新交互三大件”一同并入标准配置当中:
原厂手机互联系统,会令年轻驾驶人非常满意,它能够让用车变得更具娱乐性,也让整个车机操作变得有趣不少。
车联网系统与语音操控系统是是另外两种新交互方式,前者会让柯珞克用户实现线上交流,后者则将会让车辆的多媒体、导航与通话变得更智能,这些都是对于行车技术的重要改善。
说白了,这些系统的存在的确都是“懒人利器”,它能够让驾驶人不通过繁琐的物理操作,便完成多功能操作。
造型不改,柯珞克看上去还是那么年轻
从外部设计来看,最先吸引我们的当然是大灯。
虽说现在看到的最入门型号当中,远近光灯都是以卤素光源进入市场的,可是LED日间行车灯的存在却会让大灯看上去更高级;而除了同级车型上常见的自动头灯、高度调节功能外,其还会获得转向辅助灯、卤素雾灯以及延时关闭功能的支持,谁说非要LED才能显得高级呢?
诚然,现在的柯珞克应该是斯柯达家族里外观改造速度最慢的,即便是完成款改款,可车辆的造型设计还停留在最初的状态。但就这样的前脸来说,它的仍旧可以凭借分体式大灯与品牌标志性的飞翼直瀑,展示出了比逍客、智跑等日韩同级车都要年轻的质感。
而且因为整个底盘周围都存在着强烈的宽度包围,它在气质上会比那些一味追求跨界来迎合市场的对手们,多出几分硬朗感。
与此同时,这样的强烈包围也有助于提升车辆的防刮蹭能力,以实现更多、更复杂的路况驾驶。
从车尾再来看柯珞克,它也并非毫无吸引力。除了将SKODA英文铭牌嵌入到了尾箱盖中央位置外,组合式尾灯在熏黑边框之后也显得尤为俊俏,加之它在整个尾门上的横向锋利线条分层变得丰富了起来,这还是让车尾在千篇一律的逍客们面前变得更符合文艺青年的口味了。
共享大众总成,领先对手一个级别
动力部分没什么好说的,它绝对会让柯珞克在同级别市场当中取得性能领先。因为12.99万元棋手的柯珞克现在全系都悬挂着TSI动力铭牌,而看看那共享这台发动机的大众探歌TSI,其价格却高达16.08万元,这超过3万元的价格差,当然会让消费者在购车之前好好斟酌斟酌了。
毕竟斯柯达无论是从生产平台,还是从三大件方面都是与大众探歌共享的,除了在底盘悬架上低了一档之外,它们二者的区别并不大。更重要的是,4,/1,/1,mm/2,mm这样的尺寸数据,真正帮柯珞克大了探歌一整圈,这也将让瞄准年轻消费市场的柯珞克满足“以大为美”的SUV购车需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