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北美车展上,雷克萨斯发布了一款10速自动变速箱。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档位越多的车就会越好一点。这是真的吗?那么低档位的车就应该被淘汰么?
实际上,档位越多并不意味着车就越好,而意味着更贵,其实这些内容很多都是厂商宣传和“忽悠”的伎俩。那么消费者都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档位少就是技术落后
如今汽车变速箱的档位越来越多,实际上各大车厂为了提高变速箱传动效率,减少碳排放做出的技术处理和升级改造。
因此,这并不意味着4速变速箱就比6速、7速变速箱的技术落后,不一样的则是多档位变速箱多了几个齿轮一样。其实这就好像,你不能说27速的自行车,要比18速的自行车更高级。
误区二:档位越多越平顺
档位越多,变速齿轮也就越多,档位切换相对就越频繁,顿挫感就越小,变速箱传动也就越平顺。逻辑没有错,但问题是换挡跟档位多少没什么太大干系,与车辆出厂前的调校和电脑的处理有关。
也就说,即便档位很多,但是电脑判断换挡的速度并不灵敏,或者调校不合理,都会出现顿挫感。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跟驾驶者,本身踩油门的力度和习惯有关。
你可以找一个七八速带S档的车一脚油门下去试试看,照样抑扬顿挫,因为在S档下行车电脑的换挡逻辑就不同了。四五速变速箱如果调校的好,平顺性也非常不错。
误区三:档位越多越省油
前面说过,多档位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变速箱的传动效率,减少碳排放,因此相对多档位的车确实更省油一些。不过,档位越多那么换挡就会越频繁,而切换档位时的空挡时间也就越长久。假设普通AT变速箱的换挡时间为0.2秒左右,那么8速变速箱的切换档位的次数可能需要上百次,因此空挡油耗也不小。
刚从驾校毕业的朋友会想到,在驾校的时候有的教练会让学员在平稳路段的时候摘空挡滑行,说是为了省油,但是需要知道一点:
过去的汽车多采用化油器的发动机,空挡滑行较为省油,但是现在的汽车大部分全是电喷式发动机,如果不是带档滑行而是提早换入空挡,发动机控制单元就会按照正常的怠速状态供油,这时空挡滑行的供油时间就会比带档滑行的供油时间长,也就是说会较费油。
当然,这些也都是理论上的猜测,宝马曾经做过测试,8AT比6AT效率提升了5%至10%,8AT至9AT效率只提升了1%左右。但是问题,8AT、9AT变速箱的价格,可比6AT变速箱贵出一大截!性价比如何,大家自己就能算清楚。
哪个档位数的车性价比更高呢?
其实对于家用车来说,6、7速的变速箱还是比较经济实惠,扭矩承受力也比较宽泛,维修保养的价格也不会贵得吓人。
来源:查违章
想了解更多新鲜的新车资讯吗?可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ruia.com/qrxn/1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