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海外业绩暴增,奇瑞想象空间仍在。但资本市场会谨慎看待其IPO制约因素,以及评估业绩是否可持续。
01坎坷上市路
12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IDG资本正在考虑从现有股东手中收购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奇瑞汽车”)的股份。奇瑞汽车正在探索最早明年申报IPO的可能性,估值或触及亿元人民币。
由于该笔潜在交易规模约高达70亿元人民币,IDG正在从意向投资者处募集资金。
该消息称,考虑到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控股”)重新启动了子公司奇瑞汽车在中国上市的计划,因此任何交易都将在奇瑞控股寻求简化其股权结构之际达成。作为重组的一部分,奇瑞控股的股东可以选择将所持股份换成奇瑞汽车的股份。
投资界重燃奇瑞汽车IPO的希望,或许与其近年来出口销量突飞猛进有关。
在刚刚公布的11月销量月报中,奇瑞今年销量实现“十一连涨”,至11月末累计销售.6万辆,同比增长47.8%。这是奇瑞连续第二年取得“历史性突破”。年,奇瑞一共卖出了.27万辆车,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奇瑞销量增长,集中体现在海外出口。
从最近三年趋势看,年,奇瑞全年总销量96.19万辆,出口26.92万辆,占比28%;年,总销量.27万辆,出口5.13万辆,占比37%;今年上半年,出口占比再提升至53%,并以出口量39.4万辆的成绩,列中国车企出口销量亚军。
奇瑞控股下辖汽车、零部件、船舶、地产、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等多个业务板块。其中,奇瑞控股的整车业务板块,包含有奇瑞汽车、星途汽车、奇瑞新能源、凯翼汽车和奇瑞捷豹路虎等。同时,奇瑞控股还拥有动力总成和关键零部件公司。
虽然,做汽车金融的奇瑞徽银、奇瑞零部件等均有过IPO的计划与可能性,但奇瑞汽车是奇瑞控股最重要的乘用车销量来源,也是一直是令一二级市场投资人最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ruia.com/qrtd/13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