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奇瑞 > 奇瑞车型 > 正文 > 正文

机构强推买入六股成摇钱树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3/26 10:49:00

  中远海控()公司动态点评:亚欧航线表现突出全球复苏或维持龙头红利

  类别:公司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罗江南/黄安日期:-11-02

  事件: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96.65%;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97%;扣非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54%。

  海外需求旺盛而供给有限,集运市场量价齐升。年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引发全球集运行业供需失衡。我国领先世界复工复产,成为各国物资需求爆发背景下的货物主要来源国,而集装箱供给有限使得运价上涨明显,赋予公司业绩增长良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达到.55点,较今年年初增长94.18%,较去年第三季度末增长.75%,运价持续增长。分航线看,地中海与欧洲航线运价提升最为明显,二者运价指数在今年前三季度较年初分别提升.66%和.68%。全球航运紧张局势持续,有望将集装箱运价维持高位。

  亚欧航线创收明显,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下或持续吸收需求。公司自年成为中远集团核心产业中最重要的成分,作为中远集团集装箱航运服务供应链的上市平台专注于集装箱运输与码头投资经营业务,运力上作为龙头已形成壁垒。分航线看,亚欧航线得益于地中海与欧洲航线运价提升较大而贡献较高收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亚欧航线累计运输货运量.22万标准箱,占公司总运输量19.13%;实现航线收入.56亿元,占公司总航线收入30.28%。展望未来,全球经济有望共振复苏,航运市场需求规模有望持续,公司凭借领先市场的规模预计保持优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10亿元与.2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3、5和7倍,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物资需求不及预期;运价低于预期;全球贸易摩擦外贸增速下行;行业监管收紧。

  中国东航()公司动态点评:国内线复苏存波动行业修复拐点未至

  类别:公司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罗江南/黄安日期:-11-02

  事件: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1亿元,同比增长24.12%;归母净亏损81.62亿元,同比改善10.36%;扣非归母净亏损86.68亿元,同比改善9.83%。

  国内线复苏仍存波动,国际线仍存不确定性。经营数据层面,年前三季度公司完成旅客运输.40万人次,同比增长24.66%,ASK同比增长16.62%,其中国内、国际、地区分别同比变动33.29%、-80.00%、-27.94%;RPK同比增长16.00%,其中国内、国际、地区分别同比变动32.52%、-86.94%、-23.47%;客座率为69.62%,其中国内、国际、地区分别同比变动-0.41、-23.00、3.27个百分点。对比疫情前,国内、国际、地区ASK分别为年同期的93.98%、4.47%、10.75%,RPK分别为年同期的79.18%、2.39%、7.51%。国内线恢复良态但仍略低于正常水平,主要系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国际与地区线虽略有改善,但由于当前政策未放开,明显复苏迹象仍未出现。分季度看,21Q3营收实现.91亿元,同比增长3.61%,归母净亏损29.54亿元,同比扩大23.91亿元,主要系Q3部分地区疫情加剧,出行管制影响需求释放。

  国内业绩受疫情影响,中长期行业拐点未至。从月度数据看,公司9月ASK恢复至年同期的57.59%,其中国内、国际、地区分别恢复至88.80%、3.63%、12.30%;RPK恢复至年同期的46.75%,其中国内、国际、地区RPK分别恢复至年同期的70.88%、2.77%、9.25%。短期内受疫情反复影响,国内线复苏进度有所放缓,中长期看行业整体景气度回温确定性高,但目前拐点未至,整体业绩修复仍需等待。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2.62亿元、30.46亿元、58.2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13、26和14倍,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机队运营效率降低;国际线政策放开进度不及预期。

  春秋航空()公司动态点评:国内线维持需求韧性年末旺季或保持优势

  类别:公司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罗江南/黄安日期:-11-02

  事件: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6.38亿元,同比增长26.53%;归母净利润1.5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53亿元,二者均同比由亏转盈。

  国内线表现需求韧性,国际线复苏受阻。经营数据层面,年前三季度公司完成旅客运输量.88万人次,同比增加29.82%;ASK同比增加20.14%,其中国内、国际、地区分别同比变动32.40%、-93.54%、-47.98%;RPK同比增加28.46%,其中国内、国际、地区分别同比变动40.38%、-95.27%、-39.32%;平均客座率为83.87%,同比提升5.43个百分点。对比疫情前数据,国内、国际、地区ASK分别恢复至年同期的.57%、1.58%、10.54%,国内、国际、地区RPK分别恢复至年同期的.50%、0.92%、7.97%。Q3我国部分地区疫情加剧,出行管制影响部分需求释放,国内线在此背景下仍表现出需求韧性;国际与地区线在国外疫情形势依旧严峻背景下,因民航局“五个一”政策仍未完全放开,明显复苏迹象仍未出现。

  复苏韧性优于行业,年末旺季或维持领先。整体上公司表现优于行业,作为低成本航司复苏难度低于全服务航司,国内线在多地出现疫情反复影响居民出行意愿的背景下表现仍远超年水平。从月度数据来看,在9月我国疫情对行业影响较严重的时期,公司国内线ASK、RPK仍分别为年同期的.88%、.55%。得益于低成本运营模式,公司复苏韧性领先行业,预计随着年末出行高峰到来保持现有优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40亿元、22.35亿元与27.81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24和1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机队运营效率降低;国际线政策放开进度不及预期。

  福斯特()公司动态点评:光伏胶膜背板量价齐升盈利短期承压

  类别:公司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马晓明/于夕朦/范杨春晓/黄楷/王舜日期:-11-02

  事件:公司披露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30亿元,同比增长63.27%;归母净利润13.36亿元,同比增长53.37%;毛利率为22.91%,同比下降1.66pct;存货为17.85亿元,较年年底增长.47%。

  Q3业绩稳定增长,盈利短期承压。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4亿元,同比增长53.33%,环比增长10.78%;实现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4.23%,环比增长5.89%;Q3,销售毛利率18.80%,同比下降10.91pct,环比下降2.78pct;销售净利率13.47%,同比下降6.40pct,环比下降0.65pct。今年以来硅料价格快速上涨,组件企业普遍开工率下调,光伏级EVA树脂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公司光伏胶膜产能利用率持续维持在高位,业绩实现稳定增长,盈利水平短暂承压。展望Q4,随着光伏行业旺季的到来,组件企业开工率有望回升,公司EVA树脂存货充沛,业绩有望持续增长,胶膜价格已于9月有所上调,毛利率环比有望改善。

  感光干膜业务快速增长,新材料持续进步。公司感光干膜实现销售快速增长,目前已顺利导入深南电路、深联科技、景旺电子、奥士康等内资大型PCB企业。公司正积极筹建广东江门年产4.2亿平方米感光干膜项目和年产2.4万吨碱溶性树脂项目,加速推进感光干膜的进一步国产化替代。

  此外,其他铝塑复合膜、FCCL、水处理膜支撑材料等新产品,公司正加快推进量产进度、不断改进产品性能,有望为公司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基本复合预期,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19/.40亿元,同比增长45.9%/24.3%/27.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70/22.81/28.57亿元,同比增长25.9%/15.8%/25.3%,对应EPS为2.07/2.40/3.00元,对应PE为69X、60X、48X。公司光伏胶膜绝对龙头定位稳固叠加感光干膜业务成长性较强,新材料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化,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等。

  中炬高新()公司动态点评:加码渠道下沉经销商净增长

  类别:公司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刘鹏日期:-11-0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12亿元,同比减少10.45%;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减少45.06%。单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6亿元,同比减少12.70%,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下滑59.15%。

  前三季度美味鲜实现销售收入32.78亿元,同比减少11.91%,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减少40.70%,疫情因素扰动影响,居民消费下降,导致调味品销售收入减少。

  1)产品来看: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食用油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79/3.9/3.61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15.43%/+14.15%/-23.55%,其中鸡精鸡粉去年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受损严重今年恢复较好。

  2)利润端表现:美味鲜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3.08%,同比下滑8.76PCT。

  其中单三季度下滑较多为18.41PCT,主因会计准则影响,将原计入销售费用科目的调整至营业成本核算导致成本增加,同时原材料成本上涨有影响。若剔除会计准则影响,按照可比口径来看,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4.89PCT。剔除会计准则影响,销售费用率为13.73%,同比增加2.44PCT,主要是销售返利以及业务费用的增加。未来随着龙头提价预期落地,公司有望采取提价措施。

  3)经销商曲县开发率:年Q3净增经销商68个,累计经销商数量达到个;截至目前地级市开发率92.3%,同比提升2.3PCT;区县市场开发率60.83%,同比提升9.89PCT。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三季度整体受到社区团购、成本压力等因素影响。

  公司在餐饮渠道逐步布局,地级市开发率同比提升,区县继续下沉。我们略微调整公司预测值,预计-年营业收入为50.21\58.24\66.9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39\7.87\9.56亿元,对应-年EPS为0.80\0.99\1.20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1-23年PE分别为45\37\30倍。

  1)近3年估值,(近3年PE平均值为50X,最大值为82X),目前处于合理区间。2)原材料成本前三季度走高,结合海天近期提价(年10月13日海天发布公告,经公司研究决定,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主要产品调整幅度为3%~7%不等,新价格执行于年10月25日开始实施),公司有望通过提价改善对冲成本上涨带来得利润压力,带来盈利能力的改善。3)单三季度营收端环比改善,根据目前10月渠道调研情况来看,有望实现环比恢复。结合以上,调整为“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不可控因素,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终端消费需求疲软风险、餐饮渠道恢复不及预期风险、销售增速不及预期风险、费用投放超出预期利润率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

  凯众股份()年三季报点评:营收表现好于车市利润端仍然承压

  类别:公司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于夕朦/刘欢日期:-11-02

  事件:公司发布年第三季度报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76亿元,同比+13.58%;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32.36%。其中21Q3实现营收1.25亿元,同比-2.46%;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10.60%。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收入端:21Q3实现营收1.25亿元,同比-2.46%,环比+2.19%。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1.25亿元,同比-2.46%,环比+2.19%。远高于国内乘用车产量增速(三季度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万辆,同比-12.0%),主要原因公司塑料踏板业务新订单的陆续投产和公司在新能源车方面的订单占比较大,受益于新能源车销量的逆势增长(三季度国内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80.6万辆,同比增长.8%)。

  毛利率:21Q3毛利率略有下降,同比-1.40pct至37.97%。21Q3毛利率为37.97%,同比-1.40pct,环比-0.02pct。公司毛利率的下滑主要是受原材料MDI和TDI价格上升有关,今年原材料和大宗商品涨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制造业整体的毛利率水平。

  利润端:21Q3期间费用率同比+0.82pct,净利率同比-1.28pct至16.95%。

  21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2.01%,同比+0.82pct。考虑到会计准则的变动(从21年开始将原销售费用中运输及仓储费用转到营业成本),21Q3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是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受管理费用率上升的影响。具体看,销售费用率为2.36%,同比-3.57pct,管理费用率11.23%,同比+3.76pct,主要是因为公司进行员工持股计划,计提了相关成本。研发费用率8.65%,同比+0.76pct,财务费用率-0.23%,同比-0.13pct。21Q3公司期间费用率上升叠加毛利率的下滑,公司净利率同比-1.28pct至16.95%。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产品提升单车配套价值。公司近年来的研发费用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1Q3公司研发费用率达8.65%,持续的研发投入带动新产品的量产。公司起家于减震元件聚氨酯缓冲块,产品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仅次于国际巨头巴斯夫,国际市场上也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聚氨酯材料在缓冲垫、后减震支撑等上的应用;年开始量产塑料踏板总成,年电子油门量产,年公司投入团队研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目前已完成产品开发和产线建设,并于年获得上汽乘用车第一个定点项目。

  公司持续斩获新客户、新订单。年前三季度公司获得新项目价值约2.36亿元,当年新产品实现营业收入万元。其中聚氨酯减震元件业务获得了通用汽车、大众集团、现代汽车、红旗等主流车企多个项目。轻量化踏板业务获得了上汽乘用车和吉利汽车的大部分新车型项目,并在大众和蔚来汽车取得了突破,获得了MEB新车型和蔚来GEMINI项目,另外还获得了奇瑞汽车的艾瑞泽和瑞虎系列项目。公司从年开始建立专业团队自主研发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并于年获得上汽乘用车第一个定点项目,有望在今年量产,目前正在积极争取更多的整车企业项目定点。新项目的取得和新产品实现量产,为公司今后几年的快速增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聚氨酯减震元件和轻量化塑料踏板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和轻量化,受益于消费升级。公司在聚氨酯减震领域拥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在轻量化塑料踏板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公司产品品类的持续扩张,单车配套价值持续提升,成长空间打开。

  受缺芯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1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保持22-23年预测不变,其中下调今年营收至5.23亿(前值为5.90亿元),下调归母净利润至0.95亿元(前值为1.06亿元)。预计公司-年总营收依次为5.23、6.02、6.79亿元,增速依次为4.8%、14.9%、13.0%,归母净利润依次为0.95、1.13、1.34亿元,增速依次为15.4%、18.7%、18.0%,对应PE依次为19.6、16.5、14.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新产品推进不及预期;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证券之星数据〗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ruia.com/qrcx/13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奇瑞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